外贸术语-支付类术语-L/C(Letter of Credit)信用证-(本百科来源于亚马逊指南)
L/C(Letter of Credit)即信用证,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一种支付方式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定义 #
信用证是指银行根据进口人(买方)的请求,开给出口人(卖方)的一种保证承担支付货款责任的书面凭证。在信用证内,银行授权出口人在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条件下,以该行或其指定的银行为付款人,开具不得超过规定金额的汇票,并按规定随附装运单据,按期在指定地点收取货款。
特点 #
- 银行信用作保障:信用证支付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,由开证行以自身信用向受益人(通常是卖方)保证付款。只要受益人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,开证行就必须付款,即使买方出现资金问题或拒绝付款,银行也不能以此为由拒付。
- 独立于合同:信用证虽然以买卖合同为基础开立,但一经开出,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合同之外的另一种契约。银行只受信用证条款约束,而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。即使信用证中提及买卖合同,银行也与该合同无关,且不受其约束。
- 单据交易:在信用证业务中,各有关当事人处理的是单据,而不是与单据有关的货物、服务或其他行为。银行只负责审核单据的表面真实性、完整性和一致性,只要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,银行就会付款,而不管实际货物的情况如何。
流程 #
- 申请开证: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后,买方(开证申请人)向其所在地的银行(开证行)提出开证申请,填写开证申请书,并按银行规定缴纳一定的押金或提供其他担保,要求银行向卖方(受益人)开出信用证。
- 开证行开证:开证行审核开证申请人的申请及相关资料后,认为符合要求的,便根据开证申请书的内容,开立以卖方为受益人的信用证,并通过其在卖方所在地的代理行(通知行)将信用证通知卖方。
- 通知行通知受益人:通知行收到开证行开来的信用证后,会对信用证的真实性进行审核,确认无误后将信用证通知给受益人。
- 受益人审证、发货:受益人收到信用证后,应立即对信用证进行审核,检查信用证条款是否与合同一致,是否存在无法满足的条件等。如发现问题,应及时要求开证申请人修改信用证。审核无误后,受益人按照信用证规定的条件备货、发货,并取得相关的装运单据。
- 受益人交单:受益人在规定的交单期内,将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全套单据提交给信用证指定的银行(可以是通知行,也可以是其他指定银行),称为交单行。
- 银行审单、付款:交单行收到单据后,会按照信用证的要求对单据进行审核。如单据符合要求,交单行会将单据寄给开证行,并根据信用证的规定向受益人付款(如果交单行不是开证行,开证行在收到符合要求的单据后,也会向交单行付款)。开证行在收到单据并审核无误后,向交单行或受益人付款,并通知开证申请人付款赎单。
- 开证申请人付款赎单:开证申请人接到开证行的付款通知后,应及时向开证行付款,赎取单据。开证申请人取得单据后,就可以凭单据向承运人提货。
作用 #
- 对卖方的作用:卖方只要按照信用证的要求提交合格的单据,就能得到银行的付款保证,降低了买方违约拒付的风险,使卖方在货物出运后能及时收到货款,保障了卖方的利益。
- 对买方的作用:买方可以通过信用证条款控制卖方的交货时间、货物质量和数量等。只有当卖方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时,买方才需要付款,保证了买方能够得到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。同时,信用证也为买方提供了一定的融资便利,如在开证时可以根据自身信用情况申请减免押金等。
信用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,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也需要买卖双方谨慎处理,注意防范各种风险,如信用证欺诈、单据不符等问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