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亚马逊敏感词严查:Listing合规风险加剧
Prime Day之后,亚马逊并未放松审查力度,反而持续收紧对 Listing合规性 的把控。近期,许多卖家因为 敏感词问题 遭遇链接下架、绩效扣分甚至账号停用的风险,合规运营正成为卖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。
- 敏感词主要类型
(1)易违规敏感词(约100个)


常见于产品描述和标题中,如“安全”、“无害”、“无毒”、“纯天然”,以及“环保、防滑、耐热、耐磨”等绝对化或功能性过度描述。
(2)农药/杀虫剂相关 美国环境保护局(EPA)对相关产品管理极为严格,关键词如“抗菌”、“抗真菌”、“驱虫”、“消毒”、“防霉”等,若无EPA认证,很容易触发系统判定为农药或杀虫剂。
(3)宗教相关 涉及宗教元素或词汇(如“十字架”“基督教”“奴隶制”),一旦出现在Listing中,极可能被亚马逊删除。
(4)药物/毒品相关 包括“古柯叶”“Divinorum”“麻制品”等与毒品相关的词汇,甚至一些与“病毒、细菌”相关的描述,也可能被误判为违规。
- 敏感词违规的处理形式
- 轻度违规:Listing禁售,删除关键词后可恢复,不影响账户健康。
- 合规性违规:Listing移除,账户状况评分下降,需要卖家申诉。
- 严重违规:多次违规或置之不理,账户状况降为“黄色”或“红色”,最终可能停用账户。
- 新增高风险敏感词类别
近期,大量卖家反馈亚马逊重点审查以下几类词汇:
- 注册商标词汇:如 HULA HOOP、Frisbee,若未经授权即被判定为侵权。
- 描述性词汇:如 operation(操作)、durable(耐用),有时会被误判为注册商标。
- 营销敏感词:如 Gift、Free、Warranty,必须通过亚马逊官方促销工具设置,若直接写入文案则违规。
- 应对建议
- 撰写文案时严格自查:避免使用绝对化描述、敏感词和未经授权的商标。
- 定期巡查Listing:警惕竞争对手恶意添加敏感词,保持文案清洁。
- 合规化运营:在节日大促前,集中检查所有在售产品文案,减少因违规导致的下架风险。
- 申诉流程:若因误判下架,应提供截图、ASIN、供应商资料等证明材料,申诉时说明产品实际用途和合规性。
二、结语:旺季合规与供应链管理是卖家生存关键
Prime Day已过去,但由此引发的敏感词严查浪潮仍在持续发酵,成为许多卖家心头新的“紧箍咒”。面对平台日益严格的合规要求,卖家唯有将风险防控置于业务增长之前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。
在文案层面,需通过定期自查、敏感词监控与快速申诉,保障Listing的稳定在线;在运营策略层面,更需建立系统性的合规体系,从产品上架前的关键词筛查到上市后的持续维护,每个环节都不可松懈。
跨境电商的竞争已进入“高压合规时代”,唯有适应规则、精准运营,才能在旺季中稳住阵脚,甚至实现真正的逆势增长。
2 9 月, 2025
类别: